關懷長者 疫下問暖

牽手·香港於 2020 年獲第 8 屆「香港精神獎」頒發「團隊合作獎」。團隊義工在疫情期間向本地長者送上關懷,和「老友記」保持連繫

過去 14 年,牽手 · 香港(HandsOn Hong Kong)一直致力為市民提供義工機會,鼓勵大眾為社會服務。去年,他們榮獲 2020 年度「香港精神獎」頒發「團隊合作獎」,表揚對社區的貢獻。

團隊為逾 100 個非牟利夥伴提供支援,協助招募和管理義工。他們的合作夥伴服務涵蓋不同範疇,包括書伴我行(香港)基金會、基督教勵行會難民服務中心、國際十字路會、樂餉社、惜食堂、 ImpactHK 及 Redress。團隊亦協助資源不足的社區和長者中心,為他們策劃及營運慈善活動。執行總監杜曉晴(Sue Toomey)說:「我們認為透過社區服務,每個人都能貢獻社會,亦從中有所得著。」

2020 年,很多人都要在家工作和保持社交距離,會容易感到孤單沮喪。牽手·香港團隊明白即使在家工作,成員間都必須保持緊密連繫,方能保持精神健康,繼續為有需要人士服務,為此,他們每日打電話彼此問候。「除了基本問候,我們也會進行網上活動,例如互相訪談,說說大家喜歡的食物或旅遊地點。這有助打破在家工作的沉悶步調,我們的關係亦變得更緊密。」Sue 分享道。

社交距離令各個年齡層的香港人都倍感焦慮,對長者來說尤甚。團隊意識到這一點,於 2020 年 2 月和社區合作夥伴研究,找出方案協助長者應對挑戰。

團隊與合作長者中心的社工溝通,例如香港婦女基金會何郭佩珍耆康中心,發現有些中心因社交距離措施而人手不足,同時得知很多長者出於健康考慮,加上擔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,於是自我隔離。為解決上述兩種狀況,團隊協助長者中心設立電話支援計劃,並為他們安排義工。

團隊以不同方式支援長者,例如上門探訪和派發抗疫物資。疫情期間,受訓義工每星期兩次致電長者,至少維持 4 星期,建立友好關係

「一通簡單的電話,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。我們有了這個想法,建立義工電話支援計劃,為長者和有需要人士送上關懷和支持,同時減輕長者中心員工的工作壓力。」Sue 說。

每間長者中心的社工根據實際情況,定下需要特別支援的長者名單,接著義工便會每星期兩次致電名單上的長者,每次通話約 20 至 30 分鐘,關心長者的健康狀況、家居衛生,也會談及烹飪、休閒和娛樂話題。團隊為所有義工提供培訓,確保他們有信心與長者通話,知道什麼該說、什麼不該說,如果察覺「老友記」出現困擾情緒,向長者中心報告,並且鼓勵義工細心聆聽,真摯關懷。

Sue 解釋說:「長者和義工之間須建立互信,建議每位義工至少維持 4 星期的服務,再決定是否多延續 4 週。這樣安排讓義工有時間和服務對象建立友好關係,同時可以延續雙方的話題。」

電話支援計劃非常重要,但它並不是團隊唯一的支援項目。團隊亦召集義工向低收入家庭派發抗疫物資,2020 年內,將合共逾 6,500 份抗疫物資送到長者、基層家庭和傷健人士的家居。抗疫物資包括口罩、搓手液和沐浴露等必需品,以及米、油、罐頭肉類、乾貨、零食、咖啡和茶等食品,以及流動數據卡,讓學生在家連接 Wi-Fi 上網學習。

牽手 · 香港團隊以社區和義工的需要作為首要考慮,成員之間更保持緊密聯繫,妥善應對眼前逆境,並以創新方式回饋社群。

「我們的努力能在重要時期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,令人鼓舞。面對持續經年的挑戰,我們依然齊心協力,時刻準備向市民伸出援手,並繼續推行社區計劃,能夠獲得這個獎項,對我們來說別具意義。」Sue 如此表示。「這是對團隊的肯定,亦支持我們協助更多香港人成為義工,親身感受『施比受更有福』。」

更多文章

向「香港精神」致敬

集團自2013年起,與《南華早報》合作舉辦年度「香港精神獎」,向香港一眾默默耕耘、緊守崗位的無名英雄致敬,表揚他們以無私奉獻令香港社會變得更仁愛和諧。
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