棚屋是大澳漁村的標誌建築,更是村民的傳統居所。幾百年前,蜑家漁民來到大澳,定居下來,在木柱上重塑漁船的結構,搭建了現今為人熟悉的棚屋。早期的棚屋外形像漁船反轉過來,主要使用坤典木、葵葉和松皮,後來用上鋅鐵和石材,使結構更穩固。棚屋工藝源遠流長,更化身為藝術建築,同時是大澳人建立鄰里關係之所。
不少棚屋久經使用而耗損,影響居民的生活質素以至安全,為此,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於 2018 年展開「大澳棚屋復修計劃」,聯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社區工作辦事處和大澳居民,攜手修復受損棚屋,特別是長者的居所,保育漁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自 2018 年計劃開展以來,已修復 7 間棚屋。
「現在當然好多了,不用擔心掉下去。大澳人真的很幫忙,又很有人情味。」石水妹婆婆說。她居於棚屋至今已逾 70 載,是復修計劃的受惠住戶。棚屋復修師傅冼佬仔也表示同意。「這裡人人都很熱心,有什麼困難大家都來幫忙。」
香港歷史文物保育建設有限公司會繼續努力,保育大澳漁村的獨有魅力,並推廣可持續發展旅遊。